雖然被噴成了馬蜂窩,但這部國產劇仍然獲得8.2高分
我們中國人有這樣一句俗話:少不讀水滸,老不讀三國。年輕人不應該讀《水滸傳》,老年人不應該讀《三國演義》。
因為,水滸里的血氣方剛、殺人放火、血腥殘忍,可能會誤導年輕人。而三國里的陰謀詭計、爾虞我詐,會讓飽經風霜的老人更加老謀深算,所以老不讀三國。
但在這樣一部國產電視劇,既有三國,又有老人,還有殺人放火和血腥屠殺:《虎嘯龍吟》
在中國,除了《西游記》大概就數“三國”的影視版本最多了。被奉為經典的94版《三國演義》,頗有爭議的2010年版《三國》,還有拍得稀爛的吳宇森版《赤壁》,甚至陳凱歌還拍過一部雷死人的《呂布與貂蟬》,片中黃磊飾演戴鼻環的呂布,我一度以為是牛魔王…除此之外,還有甄子丹飾演的《關云長》,劉德華戴著鋼盔帽出演的趙云《見龍卸甲》,以及據說會在2019年上映的張藝謀《影》,馬伯庸小說改編的《三國機密》,張黎導演,姜文主演的《曹操》…如果陳壽和羅貫中泉下有知,也不知是該高興還是悲傷。
這個名叫《大軍師司馬懿》的國產網劇分為上下兩部,上部《軍師聯盟》于2017年上半年播出,下部《虎嘯龍吟》從2017年年末一直播到2018年年初,即將完結。坦率的說,我原以為它是司馬懿視點的新編三國劇。沒想到,我在《虎嘯龍吟》里看到的居然是:一個人與命運抗爭的故事。那個風起云涌的時代只是背景,那些名揚千古的英雄也只是道具,那些膾炙人口的奇謀軌跡、勾心斗角、爾虞我詐,通通都只是陪襯…原來吳秀波為我們奉獻的是一出莎士比亞悲劇。
好多年以前,司馬懿還年輕??v然有些聰明才智,但在那個大爭之世,在那個槍桿子里出政權的時代,他不過是一個無縛雞之力的官二代而已。直到有一天,司馬懿一腳踩進了曹氏家族暗流洶涌的奪嫡之爭,他就此走進了波詭云譎的歷史,起伏不定的命運。
司馬懿這一生,他伺候過曹操、曹丕、曹叡、曹芳,他干掉了楊修、曹真、諸葛亮、曹爽…
司馬懿的一生,就是一場殘酷的權力游戲。只要行差踏錯一步,就有可能招致“滿門抄斬”“夷三族”“滅十族”的命運…
司馬懿的一生,是隱忍的一生。在《虎嘯龍吟》里,司馬懿養的那只烏龜暗示了他的生存之道。比他大24歲的曹操死了,比他小8歲的曹丕死了,就連比他小25歲的曹叡也死了…
曹叡死前對司馬懿說:朕一直以為,你會死在朕前面,你都那么老了,朕就算熬也能把你熬死,可是天意難違…
司馬懿忍了大半輩子,為了保全自己和家人,他曾經自斷雙腿,曾經裝瘋賣傻,還曾把自己扮成女人…直到72歲那年,司馬懿已經兩鬢斑白、垂垂老矣,他不想再忍了。他說:我做了一輩子別人的手中刀,這一次,我是執刀人。從公元247年起,司馬懿就假裝重病在床,衣食無法自理,大小便失禁。他不僅騙過了把持朝政的大將軍曹爽,甚至連老婆孩子都騙過了。同時,他暗蓄死士,準備發動兵變。這一場病,裝了兩年。公元249年,趁著少帝曹芳拜謁位于高平陵的魏明帝,大將軍曹爽攜親信一同前往之際。司馬懿關閉城門,率兵占據了武庫,并派兵據守洛水浮橋…逼迫曹爽投降,然后清除了以曹爽為首的曹氏宗室勢力,大開殺戒,他誅滅曹爽三族,牽連者多達五千余人。史稱:高平陵之變。
這部《虎嘯龍吟》共44集,雖然豆瓣得分高達8.2分,卻飽受爭議。有人認為此劇“歪曲歷史”“洗白司馬懿”,好多網友仗著歷史成績好,就給人家打一星...但我不愿把《虎嘯龍吟》當成“三國劇”,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部莎翁式的悲劇。一個年輕書生被權力扭曲,被恐懼異化,最后在“從心所欲”的年紀,變身為冷酷的劊子手的故事。就像大仲馬說的:歷史是什么,歷史是我懸掛故事的釘子。
在這長達44集的劇中,我尤其喜歡第38集。正是在這一集里,司馬懿開始黑化,堪稱是全劇的“戲眼”。72歲高齡的司馬懿,已是須發皆白,一生謹慎的他,押下了這輩子最大的賭注,發動政變,成則王侯,敗則家破人亡。導演讓司馬懿穿上了血紅的衣袍,頭發凌亂,眼神犀利。這一集的畫風,仿佛翻拍自黑澤明的《亂》或《蜘蛛巢城》,充滿了莎翁悲劇的宿命意味。
坦率的說,這部《虎嘯龍吟》的制作并不完美。戰爭場面格局較小,武打動作的設計很浮夸,好幾集的劇情也很是拖沓…但第38集太讓人驚艷了,強大的戲劇張力大幅提升了整個劇集的水準,讓此劇跳出了一般電視劇的范疇。當我看到第38集的時候,終于搞懂了創作者想表達的意念。他不是想打造又一部三國題材電視劇,他想講一個人和他內心恐懼的故事,那個人最后用讓別人恐懼的方式,消弭了自己的恐懼。這是一個古老的故事,在中國的土地上已經反復上演了千遍萬遍,不是你死就是我亡,鳥盡弓藏,成王敗寇,無論是統治者還是被統治者,都在害怕,都很恐懼…
我很喜歡一部低分電影,豆瓣得分不及格5.3,名叫《王的盛宴》。里邊的劉邦講了這樣一句臺詞:很多人以為我的命運是從鴻門宴開始的,其實我的一生都是鴻門宴。在《王的盛宴》港版海報上赫然寫著:中國五千年,還要開多少場盛宴?這部《王的盛宴》中的劉邦,跟《虎嘯龍吟》中的司馬懿一樣。他們見識過“生殺予奪”的權力,他們知道什么叫“人為刀俎,我為魚肉”,當他們在懼怕權力的時候,也迷戀上了權力滋味。